普洱宁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2-04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集散中心,茶马古道的源头,“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的诞生地。全县辖区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辖6镇3乡、89个村  (社区),常住人口16.27万人,共有34个民族居住于此,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等14个世居民族。宁洱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生共融的地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极  为丰富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集散中心,茶马古道的源头,“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的诞生地。全县辖区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辖6镇3乡、89个村

  (社区),常住人口16.27万人,共有34个民族居住于此,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等14个世居民族。宁洱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生共融的地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极

  为丰富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厚植了宁洱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从宁洱出发延伸国内外的五条茶马古道因商品交易、文化交流、民族交往,形成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

  南方古丝绸之路。在2006年4月9日,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交通厅、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在宁洱茶源广场共建“茶马古道零公里纪念碑”,标志着五条茶马古道以宁洱为起点的确认。2013年3月5日

  ,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洱境内保留完好的茶马古道长达40余公里。

  宁洱是茶马古道的源头,宁洱县同心镇那柯里村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也是哈尼、彝、傣、汉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村落。宁洱县坚持以茶为源、以道为始、以民为本,对那柯里进行重点打造,现

  在的那柯里产业聚集、文化繁荣、生态优美、特色彰显,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2017年,那柯里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茶马古道将沿途各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各民族经济、文化、情感上相依相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写照。古有茶马古道,今有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为促进中老经济

  普洱(今宁洱)的雏形始于西汉,明朝万历48年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首次使用了普洱两字。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普洱府,为流官制。

  普洱府茶叶贸易兴盛,成为普洱茶的重要原产地、集散地、茶马古道的源头。普洱府设立之后,普洱茶正式列入清宫《贡茶案册》。鄂尔泰任云贵总督期间,在云南设立茶叶局统管云南茶叶贸易,亲

  自督办皇家贡茶,在统一收购监制并核验通过的紧压茶上钤盖有相关印鉴印,再用马帮驮运进贡朝廷。普洱府的交通与经济在茶叶带动下获得了良好发展。

  普洱府地处边界,与东南亚诸国山水相连,是省府昆明和滇西南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道,加之此地拥有普洱茶贸易及盐井开发等关乎国计民生的要务,是名副其实的南方重镇、云南名府、茶马古道中

  普洱府民族众多,团结进步。早在普洱府设置之前,就有不同的民族在普洱生活。据光绪《普洱府志》统计,宣统二年( 1910 年)普洱府城驻地宁洱县就有 6.5 万人,整个普洱府人口近 70 万。根

  据《普洱府志》记载,“清代置普洱府后,从军从政从商从艺而到普洱落籍的外省外县人渐增……县内江西籍人最多。”普洱府城内设立江西会馆、建水会馆、两湖会馆、四川会馆、石屏会馆等,从

  作为古普洱府驻地,宁洱县抢抓“思宁发展一体化”机遇,承接全市工业转移,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进工业经济、口岸经济、县域经济高速发展,引领各族人民迈

  磨黑中学曾是一座革命熔炉,是培育革命英才的摇篮,有“滇南的小延安”之称。

  1941年3月,磨黑中学建校,“思普特支”随即成立,磨黑中学成为“思普特支”的工作地点。“思普特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思茅普洱地区的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磨黑中学师生

  在磨黑中学筹备办校期间,西南联大党组织派出党员吴子良、董大成应聘到磨黑中学,以教书的公开身份为掩护,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吴子良、董大成站稳脚跟后,省工委又采取轮换的办法,先后派

  25名党员到磨黑中学任教并开展工作,同时也派遣和动员了20多名民青成员和进步青年到磨黑中学和他们一起工作。 磨黑中学办学7年,作为党在思普区的第一个红色据点,培养了大批革命青年

  。这些青年在以后的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能,大部分成为工作骨干,在磨黑中学逐步形成了一个能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任务的重要群体,为宁洱民族团结奠定基础。

  民族团结誓词碑始建于1951年元旦,由原普洱区26种民族(含支系)的代表和党政军领导剽牛盟誓、刻石为记建立而成。1950年刚解放不久的普洱专区,为消除民族隔阂、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

  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组织全区民族代表43人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观礼结束后,普洱地委组织召开了有300多名代表参加的“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并在普洱红场举行了隆重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集革命性、历史性、民族性于一体的千秋丰碑,是民族大团结的生动体现,是在中国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见证,是边陲

  重地各民族一心向党、巩固边防的镇边宝鉴,是新中国统战工作的有力见证,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

  2023年11月9日,国家民委主任潘岳赴宁洱调研指出,要传承弘扬宁洱民族团结基因,充分挖掘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做好茶马古道“这篇大文章”,发挥中老铁路、“一带一路”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窗口等地缘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星空体育

  宁洱县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和新时代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等教育为主题,用好用活宁洱特有资源,形成保护和利用好

  茶马古道的共识,深入挖掘茶马古道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意蕴,抢抓中老铁路通车运营机遇,把宁洱建设成为对外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讲好宁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彰显“茶源道始·盟誓之城”的城市品牌,以各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宁洱建设。